首页 > 政策法规 > 全国人大代表李杰:支持药企研发创新,给“创新药”研发企业特定税收优惠
全国人大代表李杰:支持药企研发创新,给“创新药”研发企业特定税收优惠
来源:中国证券报、经济观察网、药智网

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建议,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引导和扶持。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支持药企研发创新

李杰表示,我国现有基层医疗机构96万家,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果能发挥更大作用,将有效减轻大型医院的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现象。“通过这次疫情,我个人体会较深的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李杰说。

李杰建议,从设施升级、人才培养、激励政策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基层医疗能力的全面提升。2019年国家在基层医疗领域投入近30亿元专项资金,建议今后不断加大这方面投入。

李杰表示,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确定了五大研究主攻方向,包括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一些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其中。但新药研制能否成功并上市,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给企业带来不少风险。“需要国家统筹和引导,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可以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李杰说。

李杰表示,近两年医药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全面开展药物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普通仿制药盈利时代已成为过去式。药企要生存,必须走高仿、首仿、原研相结合的道路。但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发环境的优化以及新项目的推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2019年国内排名前十的药企平均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0%,前五名增幅达到39%。可以看出,大型药企的研发投入增长很快。建议进一步优化税费政策,并出台更多涉及资金方面的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给“创新药”研发企业特定税收优惠

2019年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减税降费,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所有行业税负均不同程度下降,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信心。

2020年,实体经济仍旧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的挑战,再加上疫情因素相关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如何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让企业更好地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中,培育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以所处的医药行业为例,认为这两年医药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家全面开展药物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普通仿制药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药企要生存,必须走高仿、首仿、原研相结合的道路。

但在现实的另一面,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发环境的优化、以及新项目的推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李杰分析,2019年国内排名前十的药企平均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前五名更是达到了39%。可以看到,各大药企在研发投入上增长都很快。在此背景下,李杰建议:“进一步优化税费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具体建议如下:

希望税率可以进一步下降。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降低税率是对企业最直接的减负手段。望后期税率可以三档并两档,并降低大部分制造行业适用的13%税率。

希降低企业用工成本。2019年公布了国办发〔2019〕13号降低社保费率的综合方案,一定程度减轻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但是综合来看,企业用工成本仍旧过高,希望政府继续降低社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等企业缴费费率。

针对研制创新药物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2016年,我国药品监管机构首次正式提出“创新药”概念,定义为“在中国境内外未上市的药品”,范围由“中国新”转变为“全球新”。在当前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环境下,国内药企必须改变固有的发展模式,向创新转变,拥有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创新药的研制投入大、时间长、失败率高,这除了企业加大投入以外,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建议国家可以针对研制创新药的企业制定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