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法规 > 带量采购大刀终于砍下来了,但更狠的招马上就要来了!
带量采购大刀终于砍下来了,但更狠的招马上就要来了!
来源:药智网、趣学术/司徒阳明

导读: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终于开始落地!

近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医保支付标准。

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终于开始落地!

趣学术关注到,很多品种,尤其是生产厂家众多的品种,例如,苯磺酸氨氯地平通用名下有90个产品,其医保支付标准,除了辉瑞、华润赛科、江苏黄河的相关品种医保支付标准超过1元、2元,其他产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都低于1元,还有很多品种医保支付标准低于带量采购中选价格。

药脉通副总王鹏表示,带量采购对行业颠覆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改变了行业定价体系。此前,药企定价基准是外资原研药的价格,在外资原研药的高价体系下,很多国产仿制药也获得较高的定价,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但现在带量采购中选价格成为该品种定价基准和支付基准。

很多地方是招采部门要求,原研、过评产品要对比中选价格降价,未过评品种的价格不得高于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四川则是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的方式,不管企业如何定价,医保部门作为购买方只愿意付出这么多价格。

定价基准的改变,无疑将影响到所有仿制药,最近在各省招采平台,药企主动/被动降价情况正越来越多,像旧时代那样靠国产仿制轻松躺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按照医保局的规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将成为该通用名品种的医保支付标准,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对仿制药影响将进一步体现。

其次,带量采购改变了以往的医药行业利益分配格局。现在,这把大刀已经高高举起,静待落下,一旦这把刀落下,对于所有落选品种,包括原研药来说,其影响都将是致命的。

带量价格影响下,原研药也在大批降价

11月20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了该地区第三批带量采购未中选品种的梯度降价结果。虽然在第三批带量采购中,大批原研药选择弃标,据E药经理人的统计,有33个品种、39个品规的原研药选择降价挂网,其中,9个品种降幅超过30%,包括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施维雅的盐酸曲美他嗪片、阿斯利康的富马酸喹硫平片、默沙东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16个品种降幅超过20%。阿斯利康仍然是最积极配合外企,降价意愿最大,共有四个产品选择降价,包括其涉及第三批集采的所有品种,并且降幅都在20%以上。

王鹏表示,虽然从价格来看,外资原研药的价格仍与带量采购的中选价格有较大差距,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带量采购价格已经开始逐渐攻破外资以前价格堡垒。

王鹏回忆称,此前他曾经参加过温州二次议价,在议价时,他负责的外企产品只象征性地降了几分钱就过关了。

改变利益格局的大刀,正要落地

王鹏表示,在改变行业定价基准的同时,带量采购对行业更深远的影响是改变了旧时代利益分配格局。

在旧分配格局下,药企到代理商或经销商最后到医生那里变成处方,在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人都会有利益分配比例,而代理商是推动销量的利益分配的核心环节。

现在,在带量采购下,销量已经有所保证,药企生产药品到变成处方,这一过程变得特别简单和直接,代理商被彻底踢出局。

虽然环节简单了,但其中利益分配仍不可或缺。在旧模式下,由于医疗服务定价极低,回扣不合规、不合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医生医疗服务的变相补贴,甚至成了一种默认行为。

而国家医保局祭出的大招就是医保费用结余,因为使用带量采购的药品或者高值耗材而节省下来的医保费用,医保部门将以一定比例(最高50%)奖励给医院。

1带量采购的医保结余有多少?据媒体公开报道,按照静态测算,三批药品集采全国大概能节省539亿元。当冠脉支架的价格从均价1.3万降到均价700元时,预计医保将节约109亿元。

如果是按照50%的比例奖励给医院(最终数字可能没有这么多,药品结余补贴发放具体内容可参见:这一规则下,带量采购终于要全面影响医院终端市场了!),这对于医院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字,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中央财政公立医院改革补助金为109亿,2019年为100亿。

可以想见的是,一旦医保结余政策全面,在结余奖励的刺激下,落选品种包括原研药都未必能够在医院维持目前优势了,预计到时候医生会主动说,过一致性评价了,效果一样的,这个便宜。

不过,医保结余奖励政策上,各地落地进展不一,公开渠道可以搜索到,内蒙古、安徽、贵州下发了医保结余暂行办法。但是具体执行到位,要看各地医保部门了。对于带量品种来说,则是越早越有利,但对于其他落选企业来说,则是越晚落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