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前沿盘点 | 新型胰岛素的进展概述
前沿盘点 | 新型胰岛素的进展概述
2024年05月20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强有效的药物之一,在糖尿病降糖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新型胰岛素制剂层出不穷。

新型胰岛素的研发问世,开启了胰岛素治疗的新纪元,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助力更有效的血糖管理。

新型超速效胰岛素

超速效门冬胰岛素Fiasp及超速效赖脯胰岛素URLi或LY900014相继被研发问世。

超速效门冬胰岛素Fiasp,在门冬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了两种新的赋形剂即维生素B3-烟酰胺及L-精氨酸,其吸收速率及稳定性明显提高。

超速效赖脯胰岛素URLi或LY900014,在赖脯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了曲前列地尔及柠檬酸盐。

划重点: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相比,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峰值,并减少餐后低血糖发生风险,甚至可在餐后20min内注射,能更真实地模拟内源性胰岛素对进餐后的反应。

目前以上两种新型胰岛素均未在我国上市。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批准超速效门冬胰岛素Fiasp用于≥1岁的糖尿病患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用于≥2岁的糖尿病患者,超速效赖脯胰岛素URLi或LY900014被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糖尿病。

新型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制剂的发展一直以“更平稳、更长效、更安全”为目标,但长久以来临床上仅有日制剂可以选择,每日注射胰岛素给糖尿病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注射频率高的治疗瓶颈亟需突破。

新一代的基础胰岛素周制剂如Icodec、可结晶片段融合胰岛素、聚乙二醇聚合物连接胰岛素等能实现1周1次注射给药的治疗方式。

Icodec胰岛素:

又称之为依珂胰岛素,是一种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延续脂肪酸酰化技术,通过创新性设计与修饰(通过“间隔子-连接子”连接20碳脂肪酸侧链,氨基酸替换),实现了超长的持续作用时间,皮下注射给药后达到最大血浆浓度的中位时间为16 h,半衰期长达196 h,每周皮下注射1次,给药3~4次后可达到稳态。

Weekly Basal Insulin Fc(BIF):

BIF是一种融合蛋白,结构上将一种新的胰岛素单链变体与人lgG-Fc结构域结合,半衰期为17天。最新公布的3期临床研究即ONWARDS研究证实,与不同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相比,Icodec胰岛素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

若胰岛素周制剂进入临床,将显著减少患者每日胰岛素注射负担,增加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GLP-1RA周制剂便是最好的示范。

其中,Icodec已于2023年5月在我国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有望成为首个在中国获批的胰岛素周制剂。

吸入人胰岛素

在美国被FDA批准的吸入人胰岛素,与现有的皮下快速作用胰岛素类似物相比,吸入人胰岛素具有更快速起效和更快速活性下降的特点,而且与餐后葡萄糖漂移的生理时间更为同步。这可以减少餐后低血糖的发生,血糖控制与现有的皮下快速作用胰岛素类似物相似,但体重增加更少。

因此,吸入人胰岛素提供了更容易接受的胰岛素使用方式、更少的体重增加、更低的低血糖风险和更大的适应患者不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尤其适合害怕频繁注射,不愿意或不能坚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吸入性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为咳嗽、咽喉痛,多发生在治疗初期,频率及严重程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轻。吸入性胰岛素不建议吸烟、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使用。FDA已对已经上市的吸入性胰岛素Afrezza进行过黑框警示,在哮喘和COPD患者中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痉挛,同时长期的肺部安全问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目前吸入性胰岛素未在我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