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感染COVID-19变异株诱发自然免疫,这种保护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感染COVID-19变异株诱发自然免疫,这种保护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2023年2月20日 来源:柳叶刀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评估了感染COVID-19变异株后获得的自然免疫保护程度以及针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持久性。分析表明,与之前未感染过COVID-19的人群相比,既往感染过COVID-19的人群在至少10个月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下降88%。

规模最大的综述和meta分析评估了感染COVID-19变异株后获得的自然免疫保护程度以及针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持久性,包括来自19个国家的65项研究。

对于至少感染过一次COVID-19的人群而言,针对各种变异株的重症结局(住院和死亡)的自然免疫都很强大且持久(感染后10个月保护性≥88%)。

如果既往感染过奥密克戎(Omicron)出现之前的变异株,则对Omicron BA.1再感染的自然免疫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感染后10个月保护性为36%)。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应该认识到近期感染COVID-19患者所获的的自然免疫,但研究人员提示,该研究的发现不应成为阻止疫苗接种的理由,因为疫苗接种是获得免疫力的最安全的方法。

《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与之前未感染过COVID-19的人群相比,既往感染过COVID-19的人群在至少10个月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下降88%。

该分析还表明,自然感染所获得的免疫力对重复感染、症状性感染和重症的保护水平和持续时间至少与针对早期毒株(ancestral)、阿尔法(Alpha)、德尔塔(Delta)和Omicron BA.1变异株的两剂mRNA疫苗(Moderna、辉瑞-BioNtech)所提供的保护水平相当。该项研究未纳入有关Omicron XBB及其亚谱系感染的数据。

“疫苗接种是获得免疫力的最安全的方式,然而自然免疫的获得必须与最初感染相关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权衡。”本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测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Dr Stephen Lim说。

自2021年1月以来,多项研究和综述报告了既往COVID-19感染在降低再感染风险方面的有效性,以及自然感染所获得的免疫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尚无研究全面评估自然感染后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以及这种保护作用针对不同变异株的持久性。

为了提供更多证据,研究人员对截至2022年9月的所有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meta分析。这些研究比较了未接种新冠疫苗人群中有既往感染史和无既往感染史人群COVID-19感染风险降低的情况。

研究纳入了来自19个国家的65项研究[2],并根据结局(感染、症状性感染和重症)、变异株以及相距感染的时间来评估既往感染的有效性。分析中排除了调查自然免疫联合疫苗接种(即杂合免疫)的研究。

免疫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本研究分析了来自21项感染Omicron之前变异株的研究的数据。分析估计,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对Omicron之前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率在1个月时约为85%,这一数值在10个月时下降至约79%。感染Omicron之前变异株而获得的保护力对Omicron BA.1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率较低(1个月时为74%),并在大约10个月时迅速下降至36%。

然而,对报告了重症(住院和死亡)的5项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自然免疫10个月内对于个人的保护率普遍较高:对早期毒株、阿尔法和德尔塔的保护率为90%,对Omicron BA.1的保护率为88%。

6项专门评估了对Omicron亚谱系(BA.2和BA.4/BA.5)保护力的研究表明,当既往感染的毒株是Omicron出现之前的变异株时,保护力显著降低。但当既往感染的毒株是Omicron时,保护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Omicron变异株及其亚谱系的变异株交叉免疫(cross-variant immunity)较弱,反映了其携带的突变使其比其他变异株更容易逃脱已有免疫。”来自IHME的共同作者Dr Hasan Nassereldine说,“我们掌握的关于Omicron变异株及其亚谱系的自然免疫保护的有限数据强调了持续评估的重要性,特别是因为它们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感染了全球约46%的人口。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评估新出现的变异株的自然免疫情况,并调查疫苗接种联合自然感染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并提醒,调查Omicron BA.1变异株及其亚谱系以及来自非洲的研究数量普遍有限。此外,有关初次感染10个月后的情况的可用数据十分有限。他们还指出,既往感染状况和住院情况等部分信息的测量方法不同或数据不完整,可能会使保护力估计值出现偏差。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的Cheryl Cohen教授(未参与本项研究)在本文的相关评论中写道:“既往感染对重症的持久高水平保护力对COVID-19疫苗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1年9月,全球SARS-CoV-2血清阳性率估计为59%,而不同环境下感染或疫苗接种诱导的免疫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2021年12月,非洲的血清阳性率估计为87%,主要是由感染引起。高水平免疫力是新出现的Omicron变异株亚分支引起的感染的严重程度较低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SARS-CoV-2流行病学特征在高水平免疫背景下转向更稳定的循环模式,需要对SARS-CoV-2感染的负担和费用以及重症高危人群进行研究,以指导与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相关的合理疫苗接种政策和优先次序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