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最新报告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并以希腊字母“奥密克戎”(Ο)命名,要求各国加强监测和测序工作。初步证据显示,与之前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相比,B.1.1.529毒株可能导致人们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增加。
新毒株的出现,造成了极度紧张的局势。欧美股市暴跌,世界多国纷纷禁止南非各国旅客入境。
让全球紧张的最新突变毒株,究竟有多强?专家给出哪些研判与防控意见?普通人该如何防护?
新毒株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异株?它从哪里来?
这次发现的B.1.1.529是一种新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南非的科学家从2021年11月9日在约翰内斯堡所在的豪登省收集的一个标本中首次检测到了B.1.1.529突变株。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该毒株的刺突蛋白上有多达32个突变,比当前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Delta毒株多一倍。这些突变分布在受体结合区域、弗林蛋白酶切割区域等位置,包括多个可能会增强毒株的传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的突变。
根据世卫组织26日下午发布的通报,该变异株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关注变异株”,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
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变异毒株从哪里来?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中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科研人员也正在研究它究竟从哪里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学教授弗朗索瓦·巴卢分析称,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携带着一系列不寻常的突变,有可能是在某个免疫力低下病例的慢性感染期间发生的变异,也有可能来自某个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新毒株到底有多强?
跟德尔塔病毒相比,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更大的危险性在哪里?是否会引发更大范围的传播呢?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目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非洲和非洲以外地区传播。目前,南非几乎所有省份都已发现这一变异株,并且病例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初步表明与其他关注变异株(如德尔塔)相比,Omicron变体传播能力增加。不少西方媒体认为,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存在的最危险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世卫组织官员表示,目前对这一新型变异毒株还所知甚少,评估它是否更具有传染力或对疫苗更具有抗药性,仍需要更多实验数据。
媒体的报道与卫生专家的警告,让各国再次陷入了紧张与恐慌。英国率先宣布对南非及其邻近几个国家实施“禁飞”,暂停相关航班。虽然南非对此强烈反对,但对新变种病毒的担忧使得许多国家纷纷跟进,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国均已采取类似措施,对南非及其周边国家宣布“旅行禁令”。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11月27日的报道,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可能已经在美国出现,但尚未被发现。同一天,受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影响,美国疾控中心(CDC)将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莱索托、斯威士兰和博茨瓦纳这8个非洲国家的旅行风险指数提升为“第4级”,即“非常高”。美国国务院也向民众发出警示,建议不要前往以上8个非洲国家旅行。
值得关注的是,据香港特区政府官网27日消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当天表示,自11月25日公布两宗确诊个案涉及2019冠状病毒病新出现的病毒株谱系B.1.1.529后,一直密切留意及跟进该变异病毒株的最新发展。
新冠病毒是否会和艾滋病病毒融合加大毒性?
2020年底至2021年4月,英国、南非、巴西和印度等国发现的Alpha、Beta、Gamma和Delta等变异毒株的S蛋白稳定遗传了多种氨基酸突变组合,在增强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某些单克隆抗体和恢复期血清的保护作用。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教授在接受《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专访中表示,“我们也关注到,此前有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一例患有艾滋病的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了216天才最终转阴,其间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其中包括13次关键的刺突蛋白突变。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很难清除病毒,这就给病毒在体内长期繁衍、演化、竞争、筛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据报道这次这个新突变株的出现也与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关。”
那是否新冠病毒与艾滋病病毒的融合会增加病毒毒性?
不会。
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虽然都是RNA病毒,但两者完全不同。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两者可以发生“融合”,而产生全新的一种病毒。
最应关注话题:大众应该如何加强防护?
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活动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变种毒株Omicron只是刚刚出现,传播速度看来还是比较快,主要出现在南非,当然在香港也发现了病例。因为通过对其分子的基因检测,发现其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异点。但是这种毒株有多大的危害性,其传播速度会有多快,会不会使得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不是要针对它来进行疫苗开发,还要根据情况,现在还为时过早。新变种毒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判断。毒株变异经常都会出现,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关注,但现在还不会针对这一变异毒株采取比较大的行动。另外就是,要注意对南非相关区域入境人员的防控。
卢洪洲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国家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这块是做得最好的国家,我们目前有非常成熟的防控体系。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把好国门,适时改进检测防控隔离手段,随时准备迅速扑灭新的疫情即可。对于普通民众,我们只需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身体距离、改善室内空间通风、避免拥挤的空间。同样重要的事,一定要积极接种疫苗。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病毒的未知虽然让人惧怕,而此刻,有无数科学家正不断地研究和破解它。
对于我们普通人,抗击疫情的最好武器就是保护好自己!